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经济论文 > 正文 >

在“五个年”活动暨促进民营经济新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经济论文 日期:2020-03-19 浏览:

【www.haomaoyi.cn--经济论文】

  ►学习资料这里找+每周一次老秘分享会

      今天,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五个年”活动暨促进民营经济新发展动员大会,要向全社会传递三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一是强化一个认识。民营经济是宁国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是践行五大发展、构建五大生态、开展“五个年”活动的主力军、主阵地和主战场,是实现县域振兴的根基所在、动力所在、希望所在,支持民营经济新发展须臾不能放松、丝毫不能懈怠。二是表明一个态度。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广大企业创新创业、勇创佳绩,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支持民营经济实现新发展、再创新辉煌。三是发出一个呼吁。各级各地、各界人士都要立足新形式、新要求,切实做到企业转发展、干部转作风两个转变,大胆干、创新干、加油干,齐心协力推进宁国县域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一、领跑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民营经济新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经济支撑性强。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70%的社会投资和税收、80%的国内生产总值、90%的社会销售总额和100%的进出口贸易。二是发展基本面好。2017年,全市规上企业利润总额达51.2亿元,占宣城市总量近一半;全市争取上级直补企业的项目资金达2.2亿元,占宣城市总量的三分之二。三是总体质量优。人才创新工作经验被省委作为“1号信息”全省交流推广;质量品牌工作得到省委和宣城市委领导的重要批示和充分肯定。四是动力活力足。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0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8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9%;万人拥有企业数突破200家。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宏观背景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差距和问题。一是总量优势不足。对比省内,由于近年来中心城市带动、要素聚集的红利作用,部分县市高速发展,我市排名略有下滑,GDP从2007年的第9位下滑至2017年的第10位,财政收入从2007年的第5位下滑至2017年的第7位;总量差距拉大,从2007年到2017年,我市GDP与排名第一位县市,差距从45亿元拉大到395亿元,财政收入与排名第一位县市,差距从3亿元拉大到36亿元。对比江浙周边先发县市,由于他们处于经济转型“换挡期”的制约,总量差距逐年缩小。与临安相比:GDP方面,2007年占其41.3%,2017年占其50.7%;财政收入方面,2007年占其54.5%,2017年占其59.9%。与安吉相比:GDP方面,2007年占其66.5%,2017年占其80.6%;财政收入方面,2007年占其91.8%,2017年占其66.7%。总体看来,“领跑安徽”压力不小,“比肩苏浙”仍需加油。二是产业结构不佳。从产业看,2017 年,全市民营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为7.6:59.4:33,三产服务业比重偏低、增长乏力;从企业看,大中小企业比例失衡,2017年度实际入库税收达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2家,实际入库税收在1000万-3000万元的企业仅有8家,企业结构亟待从“哑铃型”向“橄榄型”转化。三是服务环境不优。有的部门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有的部门对民营经济研究不够深入。有的同志对新形式下如何帮企业心存顾虑,怕与企业接触、怕出问题。有的同志帮扶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方向转变,人口老龄化加快,“互联网+”业态不断丰富,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矛盾凸显,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正在形成。在此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

  从机遇来看。一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将持续创造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空间,乡村振兴也为“资本下乡”和民营经济新发展提供新的巨大舞台。二是产业高端化与智能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制造业迈向“高精尖”、走向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中高端提供了重大机遇。三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呈现出规模扩张与需求升级并存的新特点,不仅为企业在养老、医疗、互联网等相关产业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机会,还有利于倒逼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四是社会信息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形成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五是发展绿色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利于开拓新能源和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为企业创造绿色低碳经济机遇。六是经营开放化。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两融两接”开放格局,企业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从挑战来看。一是要素制约趋紧。国家对要素资源的指标控制越来越严,处罚越来越重,倒逼在现有要素情况下“腾笼换鸟”。二是创新动力不足。很多民营企业面临创新能力不足而“不会创新”“不能创新”,创新人才匮乏而“无法创新”“不敢创新”的困境,陷入了低端竞争陷阱。三是融资盈利艰难。信贷资源流向实体企业受阻,同时,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不断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四是相关管控从严。国家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管控越来越严,转型升级“窗口期”越来越短。五是营商环境欠佳。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政策执行落实不到位、“为官不为”等问题较为突出,一些企业家缺乏安全感和方向感。投资障碍仍然繁多,一些民营企业面临“三扇门”的阻碍,有的民间资本甚至根本不知道“门”在哪里。

  要在新一轮域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乃至“换道超车”,产业转型升级是必须要翻过的一座高山,是必须要打赢的一场硬仗。如何转型?没有现成的答案!在此,我想从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中的几对关系入手,谈谈个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些认识。

  (一)关于“供”与“需”,要聚焦供给侧,实现结构平衡

  供需关系是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由于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而寻求新的平衡。

  其一,“供需失衡”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原因。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从消费领域来看。目前,我国出现的产能过剩,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造成大量“需求外溢”。据测算,2017年我国居民出境旅行支出超过2.3万亿元人民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从生产领域来看。要素的错配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一些落后产能占据着大量要素、消耗着大量资源。近期,开发区对非上市规上企业亩均税收进行初步测算,亩均税收仅为5-6万元,与浙江2016年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16.9万元相比,差距明显。与此同时,受要素制约,一些优质企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大好高项目无法落地。解决要素错配问题,必须通过供给侧改革。

  其二,“破立结合”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破”就是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重点是加快“僵尸企业”出清,释放错配的资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省市县都要列出名单、拿出计划、全面稽查、上报结果。我市几年前就已启动此项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成效。下一步要借中央政策的“XX”,强化“府院联动、招商驱动、专业促动”,进一步提高处置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成果。“立”就是大力培育新动能。重点是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全省县市始终保持领先水平,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要通过完善一套政策、组建一支基金、搭建一流平台、引进一批精英等,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其三,“取舍有别”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式的政策奖补,建立分类评价和帮扶机制,“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优质企业帮扶好,把落后产能淘汰掉。会上,我们印发了《宁国市规模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办法》依据亩均、创新、综合素质三类指标评价结果,把企业分为A 、B、C三类,“取”就是帮表现优秀的A类、B类企业健康发展。重点保障资源要素需求,支持其股改上市、并购重组,在政府性评奖评优、试点示范项目申报、重点科技项目攻关、重大创新载体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给予倾斜。“舍”就是让表现不佳的C类企业自生自灭。运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资源节约、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控制项目申报和政策补贴等形式,倒逼落后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在优胜劣汰中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实”和“虚”,要找准结合点,促进良性互动

  经济中的实体和虚拟是相容共生的依存关系,要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让两者彼此协调、良性互动、健康发展。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实业就是“躯体”,虚业就是依托于实业、促进实业发展的其他配套业务,期中,创新是“灵魂”、资金是“血液”、互联网是“神经”,他们互为依存、缺一不可。

  一方面,要坚守实业,确保“躯体”健康。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虚拟经济终究是“空中楼阁”, “虚胖”的经济“体质”是难以支撑经济持续向好的。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力转换困难相互交织,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有些从事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信心不足,有的开始偏离实业,倾向于赚快钱、快赚钱。脱实向虚,短期看也许能让企业受益,长远看则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利于长远发展。在这个容易“花心”的时代,企业经营者都要找回创业的“初心”,坚守实体,坚守实业。中鼎公司自1980年成立以来,不管产业政策如何调整,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始终紧跟时代步伐、政策步伐,始终专注于橡胶密封件这一核心领域,始终朝着“中国制造、鼎誉全球”的目标奋进,从而进入“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50强”并当选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橡塑密封专业分会会长单位,成为行业领军者和标准代言人。

  另一方面,要提升虚业,确保“生命”旺盛。要注重创新,确保“灵魂”不老。“不创新,就死亡”,纵观那些能够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都是坚持不断创新的企业,而那些生命力不强或者是短命企业,都是缺乏创新的企业。回顾世界史,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和政治布局,有的国家抓住这个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有的国家与这样的机遇失之交臂,不可避免地走进落日的辉煌。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孕育、集聚迸发,正在引发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重塑企业竞争格局。谁抢占了科技高地,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注重金融,确保“血气”充足。一方面,政府要继续实施“上市驱动”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打好并购、发债、定向增发“组合拳”,实现轻资产运营、裂变式发展,加大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力度,持续打造资本市场“宁国板块”。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加快转型升级,让“利润跑赢利息”,提高自我“造血功能”;要审慎投资和生产,倡导“轻资产”运营,防止资金沉淀造成“血管栓塞、血脉不畅”;要通过技术入股、天使投资等形式,实现“借血发展”;要通过上市融资,把企业自身的“小循环”融入资本市场的“大循环”,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要注重“+互联网”,确保“神经”灵敏。要大力实施“网+换新”战略,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运用于政务管理、企业管理、研发设计、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的各环节、各方面,积极开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个性化定制、跨界融合、智能制造、智能营销等,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分享经济,通过增强“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全面提高要素资源利用效率。

  (三)关于“质”和“量”,要找准突破口,完成质的飞跃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历史潮流、大势所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企业只有主动适应和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新热潮,才能避免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一是要摒弃“量变式”思维。短缺经济时代,卖方市场起主导作用,多数产品只要生产出来都能卖得出去。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要素的粗放式投入,实现量的快速扩张大,这种靠量的快速积累赢得发展的思维就是“量变思维”。而过剩经济时代,买方市场起主导作用。同时,各种要素资源供给日趋从紧,安全、环保等监管日趋从严,那种拼资源、拼投入、拼消耗的粗放发展时代一去不返,“量变思维”处处受限,企业必须更多依靠生产率提升和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要素资源的潜力。

  二是要强化“产业链”竞争。高质量时代的竞争不再是产品与产品、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升级为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以前,在很多地方,经过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地理上的逐步集聚,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块状经济,由于这种块状经济存在层次低、结构散、创新弱、品牌小等先天不足,出现了“三千双袜子不如一个iPhone”,“卖出8亿件衬衫,换回1架空客A380”,“量都做到天花板了,可利润却还在地板上”的尴尬现实。要适应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实现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华丽转身”。对我市而言,核心基础零部件战新基地,中德智造、司尔特精准农业、亚夏汽车文化等特色小镇以及亚新科工业园、聚隆工业园等专业园区都是非常好的载体。必须强化产业规划引领、龙头企业培育、空间平台优化、重大项目带动、创新平台推动、政策要素支撑等措施,加快形成“一个龙头企业建成一个园区,一个领军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链”的生动局面。从而实现全产业链的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产业集群、服务集中,达到“1+1>2”的效果,产生聚变效应,实现裂变发展。

  三是要实现“品牌化”跃升。在现代产业链中,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是附加值最高的两端,而生产制造则位于附加值最低的底部,其物理形态被通俗地称为“微笑曲线”。谁能把握住“微笑曲线”的两端,谁能树立品牌影响力、掌控标准话语权,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多年来,我市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实施品牌驱动战略,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得到了省委和宣城市委领导的高度肯定。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弘扬“邦宁国泰、品质承载”城市质量精神,加快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引领宁国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要鼓励国家级开发区积极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品牌创建工作,主导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扩大品牌影响力,掌握品质话语权,全面构建起以产业品牌为龙头、以企业品牌为支撑、以产品品牌为核心的质量品牌新格局。需要强调的是,品牌建设不是简单地做营销、打广告,而是时间的积淀和工匠精神的结晶。

  (四)关于“政”与“商”,要适应新要求,构建亲清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持续关心关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要求领导干部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交往成为君子之交,做到“亲”、“清”两个字。

  一方面,时代在变。过去,在短缺经济时代发展的压力下,我市实行“追赶型”发展,可以模仿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路线,如学习“苏南”“浙北”“温州”模式,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分散和闲置的资源,政府和企业“捆在一起”发展,实现了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现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市提出“领跑安徽、比肩苏浙”,很多时候是“领跑型”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模仿。尤其是我市经济发展外向度越来越高,市场是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规则是国际化的规则,因此,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上,就要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另一方面,问题要改。总体来说,宁国政商关系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我市查办的几起案件来看,确实令人警醒。政商关系一头连着政治生态,一头连着经济生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持续维持这种关系。对政府而言:一是平等相待,坦诚合作,反对亲疏有别、越权干预;二是真诚服务,勤政高效,反对拖延推诿、不睬不理;三是积极有为,勇于担当,反对畏难塞责、回避问题;四是阳光交往,公私分明,反对吃拿卡要、利益交易。对企业而言:一是主动建言,共谋发展,切勿漠视责任、背离公义;二是放眼长远,守住底线,切勿弄虚作假、急功近利;三是恪守商德,诚信经营,切勿逃避监管、违反法纪;四是洁身自好,永不行贿,切勿钻营关系、围猎权力。我市中鼎、司尔特等优秀企业,能够从小小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跨省、跨国集团,其中一个重要“法宝”就是科学处理政商关系,做到公私分明、崇德守法,坚决不搞利益输送。

  (五)关于“义”与“利”,要把握关联性,实现共赢共享

  重义轻利,就会缺乏动力、跑不快;重利轻义就会失去方向感、走不远。只有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才能行稳致远、永续发展。

  一方面,政府要依法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俗话说:“有恒产者有恒心”。近几年来,在一些企业家中弥漫着一种“小富即安,大富难安”的情绪,这背后其实有深层的隐忧。对于财产权的保护,成为民营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中央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中,对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作出了明确规定。比如,对“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问题,《意见》就明确,“严格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罪刑法定、在新旧法之间从旧兼从轻等原则,以发展眼光客观看待和依法妥善处理改革开放以来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目的就是要增强人民群众财产财富安全感,增强社会信心,形成良好预期,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

  另一方面,企业要担当应尽的社会责任。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倡导:“企业的领导核心力量必须统一于道义,而不能统一于金钱”。商人与企业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商人以个人在财富上的成就为成功;企业家视财富为事业的基石,他们有一个更大的,超越自我的企业目标和价值。有人把经商办企业的人分为三类,即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三者的境界依次是:求生存、求财富和造福一方。企业首先不能见利忘义,不能为了赚取利润,不择手段,甚至违法乱纪。在此基础上,要努力做到舍利取义,既要通过员工持股、职工福利等形式,实现发展成果在企业内部的共享;又要通过捐款捐物、扶贫帮困、积极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等,实现发展成果在全社会的共享。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和对手博弈,而且还需要和自己博弈。今天来到会场的200名企业负责人,都应当发扬企业家精神,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把眼光放远一点、把思路放宽一点,尽快实现从生意人向商人的成长、实现从商人向企业家的蜕变。

  二、展现新作为,干部转变作风,保障县域发展新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作风自上而下、涤荡全党,我市也经历了省委巡视的洗礼,社会正能量明显增强,这个变化的历史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越来越凸显,越来越清晰。但也要看到,不作为、不担当的现象暗流涌动。

  去年年底,习近平近日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批示,再次点名10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明确说“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一是在贯彻落实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我行我素。二是在调查研究方面,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三是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四是在项目建设方面,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五是在召开会议方面,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六是在改进文风方面,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内容不是来自调查研究,而是源自抄袭拼凑。七是在责任担当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凡事都要上级拍板,避免自己担责,甚至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八是在工作实效方面,有的地方对工作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都放在“材料美化”上,一项工作刚开始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搞“材料出政绩”。九是在履行职责方面,有的部门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十是在对待问题方面,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

  以上这些问题,在我市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些问题破坏的是党委政府的形象、打击的是企业创新创业的信心,贻误的是宁国新一轮的跨越发展,损害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大敌、发展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一要提升思想境界,做到“为官想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现在,有些干部形成了“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的工作模式,满足于做“太平官”,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踢皮球”上,致使“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会议议来议去,最后问题从哪里来最终还是回到哪里去”。 “想干事”就是“一日无为、三日难安”,就是“宁可掉肉、不可掉队”,“想干事”彰显的是一种思想自觉,蕴含的是一种价值追求,迸发的是一种精神状态。今年,市委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照先发地区找差距,聚焦自身发展找不足,使思想跟上新时代,用认知推动新实践,大力弘扬“宁国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切实解决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等问题。

  二要强化责任担当,做到“为官敢为”。当前,宁国已经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问题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解决问题的窗口时间越来越短,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敢担当、敢作为,抢抓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黄金时间。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去谋划和推动工作,用担当诠释忠诚、成就事业、赢得民心。主动投身产业转型、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深化改革、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主动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主动到工作推不开、情况较复杂的地方去破解难题,在艰苦环境中经风雨、受历练、长才干,闯出一片新天地。针对一些干部“大干大错,小干小错,不干没错”的思想顾虑,针对一些干部不出风头、不落后头的“中庸之道”,市委将进一步完善容错免责机制,真正为敢干事者撑腰鼓劲、保驾护航。一是“三个区分开来”不含糊。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牟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二是“三个责任担当”不推卸。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容错纠错的主体责任,一级为一级负责,上级为下级担当,支持干部放手大胆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通过合理容错、及时纠错、澄清保护,消除干部思想顾虑,鼓励干部积极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对容错纠错的干部在考核任用中客观评价、宽容理解、大胆使用,宣传部门要加强正面引导,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审计部门要客观辩证地分析改革创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甄别、准确研判。三是“三个不受影响”不怠慢。经认定为容错纠错免责的干部,要在三个方面予以保障,即所在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不受影响;干部提拔任用、职级职称晋升及工资、绩效、奖金不受影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后备干部资格以及个人评先评优不受影响。

  三要锤炼扎实作风,做到“为官勤为”。年前,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文件从五个大方面,以24条具体措施,对“马上办、网上办、低费办、一次办、满意办”提出明确要求,目的就是坚决整治“慵懒散”的习气,着力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为了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我们还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一是常“扬鞭子”。强化对营商环境的日常监督和通报,通过“行风政风热线”、媒体曝光、督查督办、专项巡查等形式,着力发现和查处干部中的“庸懒散”问题。二是敢“打板子”。“强调千遍,不如问责一次”,要借鉴文明创建、信访维稳工作中的有益经验,同时建立完善“红黄牌”制度,对问题单位和个人及时亮牌,出现黄牌就要提醒、诫勉,出现红牌就要问责。三是真“挪位子”。对持续亮灯、屡教不改的党员干部,要坚决处理,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免职的免职,该处分的处分,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总之,我们要通过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更加鲜明的用人导向,真正让“为官不为”者感到“为官不易”,真正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实干者实惠。

  四要培养八种能力,做到“为官善为”。其实,一些干部“为官不为”,表面上上看是不想为、不敢为,根本上是不会为,是“本领恐慌”。有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不读书、不看报、不研究问题,上网也是浏览一些花边新闻,大脑中可以说是空空如也;有的陷于事务性工作,忙于应酬,没有时间,也忘记了理论学习,对必学的内容,也是应付了事,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有的对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开放发展等新任务不熟悉、不学习、不钻研,开展工作不得要领、无所适从;有的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工作思路不宽,习惯凭老经验、按老套路办事,导致很多工作被动应付;有的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不强,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束手无策,不会从政策中抓机遇、在调控中找办法。现在,市委常委会建立了会前学习制度,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也建立了随机发言制度,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真抓实学、以上率下,积极响应总书记关于“全党要来一个大学习”的号召,鼓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阔新眼界,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全面提升“八种能力”,努力成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

本文来源:http://www.haomaoyi.cn/mianfeilunwen/1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