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正文 >

认识千克三年级数学教案

来源:教学设计 日期:2020-04-03 浏览:

【www.haomaoyi.cn--教学设计】

认识千克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提高估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多媒体播放故事情境:今天是鸡婆婆的生日,公鸡兄弟俩给外婆准备了两盒礼物,一盒大的,一盒小的。哥哥拎着小盒的礼物,弟弟拎着大盒的礼物,走在路上,弟弟走得很轻松,而哥哥却越走越吃力。

  提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猜一猜两盒礼物哪一盒重吗?

  谈话:今天老师把这两盒礼物带来了,我们也来掂一掂。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两盒礼物到底有多重呢?(用秤称)

  [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物品有轻有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进入数学学习情境。]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认识秤。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秤吧?谁来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秤?(学生自由说)

  多媒体出示各种秤的图片。

  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盘秤(多媒体演示),上面的盘子叫做托盘,把要称的物体都放在托盘里,下面的圆盘叫做刻度盘,上面的刻度用来表示物体的重量是多少。仔细观察刻度盘,你看到了什么?(有10个数,一根指针,字母kg)

  讲解:称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用字母kg表示。(板书:千克kg)称物品的时候,指针指到1就是1千克(多媒体演示),指到几就是几千克。

  多媒体出示用盘秤称西瓜、白菜的图片,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质量。

  谈话:知道了盘秤的用法,我们就可以用盘秤来称一些物品的质量,每个小组都有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你能分别称出它们各有多重吗?

  [说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秤,唤起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学生通过对刻度盘的观察,了解了盘秤的使用方法,也自然地引出“千克”。]

  2.掂一掂。

  谈话:刚才我们用秤称出了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一样重,都是1千克。1千克的物品掂在手上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试一试。

  小组轮流掂一掂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

  谈话:(拿出三个盒子)这里有三个形状相同的盒子,其中只有一个重1千克,用手掂一掂,你能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吗?

  指名分别掂三个盒子,找出其中1千克的盒子。

  [说明:称一称、掂一掂的活动,使学生在感受1千克实际质量的同时,建立了1千克的概念。用掂一掂的方法找出1千克的盒子,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1千克的表象,学会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称一称。

  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给外婆过生日,小白兔也想给外婆过生日,它想准备苹果、黄瓜、土豆各1千克,你能帮助小白兔称出这些物品吗?(把课前准备好的苹果、土豆、黄瓜分发给各个小组)

  反馈时,各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千克苹果的个数

  5

  6

  7

  4

  1千克土豆的个数

  10

  8

  7

  6

  1千克黄瓜的个数

  3

  3

  3

  3

  启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各小组称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讨论:为什么每个小组称的1千克黄瓜都是3根,而每个小组称出的1千克苹果和1千克土豆的个数各不一样呢?

  小结:1千克的同一种物品,由于它们大小不一样,数量也可能不一样。

  [说明:先称出1千克的盐和花生仁,再称出1千克的苹果、土豆和黄瓜,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1千克物品的质量,强化对1千克实际质量的感受。]

  4.估一估。

  提问:(拿出鸡蛋)能估一估多少个这么大的鸡蛋大约重1千克吗?

  验证:1千克鸡蛋到底有多少个呢?怎么办?(称一称、数一数)

  谈话:(拿出1个鹌鹑蛋)掂一掂,比较一下1个鹌鹑蛋和1个鸡蛋哪个重。

  提问:1千克鹌鹑蛋的个数和1千克鸡蛋的个数哪一个多?1千克鹌鹑蛋大约有多少个?

  [说明:估计1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感受1千克的质量,同时,为估计1千克鹌鹑蛋大约有多少个提供依据。这一环节的教学注意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发展估计意识。]

  三、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估体重。

  谈话:谁愿意来称称自己的体重?(称两个学生的体重并告诉学生)

  提问:(指一个体重约在前两个学生之间的学生)你能根据前两个学生的体重,估一估这位同学的体重吗?(利用“轻一些”“重一些”等语言来引导学生估计,并称出第三个学生的体重进行验证)

  提问:你能根据刚才几个同学的体重,估一估自己同桌的体重吗?

  请一个学生来验证同桌的估计。

  要求:知道自己体重的同学,直接告诉你的同桌他估对了没有;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体重,课后可以用秤称一称。

  2.找体重。

  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俩去了外婆家,那里有很多动物,他们来到一座小桥边,发现一个牌子(限重300千克),看桥的小松鼠拦住了他们:“要想过桥,你们必须去称体重!”于是他们一起去称体重了。

  提问:限重300kg是什么意思?

  谈话:动物们称出了自己的体重,交给了小松鼠,可小松鼠不小心把数据搞乱了,你能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哪个动物可以过桥吗?为什么?

  出示:

  老虎2kg

  大象70kg

  公鸡40kg

  小狗200kg

  小鹿900kg

  学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断。

  [说明:估体重、找体重两个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把1千克延伸到几千克、几十千克,甚至几百千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同时,学生还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思维得到了提升。]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提问:你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收获吗?(完成板书:认识千克)

  谈话:我们要想真正结识“千克”这个朋友,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千克”录像片断。

  [说明:通过欣赏短片“生活中的千克”,让学生再一次领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

认识千克的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haomaoyi.cn/jiaoxueziyuan/21281.html